城市综合管廊作为一种地下封闭式的基础设施,在日常巡检工作上有着极大的工作量。同时也伴随着工作环境差,存在人员安全隐患等弊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能替代人工日常巡检的智能机器人开始了它的使命。
?
近日,以“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为主题的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馆”)正式启动??萍贾苷估郎希醋运拇ǖ闹薪ㄎ髂峡辈焐杓蒲芯吭海ㄖ薪ǖ叵驴占溆邢薰荆┳灾餮蟹⒌牡谌酆瞎芾戎悄苎布旎魅艘灿氪笾诩?。该机器人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802405)科技成果。
?
一亮相,这个名为“优驰”的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围观。一个个倒挂于轨道上的方箱式机器人来回穿梭,当开始任务时,“箱子”开始“变形”:向上翻开后,“铁臂“从身子里旋转出来,四下“侦探”。
?
据悉,“优驰”由动力舱、执行舱、控制舱、能源舱四个舱室组成。工作人员介绍,执行舱内,机器人采用了挂轨式加六自由度机械臂的结构方案设计。“在机械臂的末端装有1080P高清可见光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选装),供电稳压模块,机械臂驱动控制??椤4钤卦诨当勰┒说氖悠低枷癫杉璞?,会在机械臂的配合下,无死角地将所需数据采回,便于后台进行分析。”
?
而在后台端集成了现在较为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能够识别管廊内的渗漏水,积水,人员的安全帽佩戴等特征,并作出相应报警。同时与机器人协同,实现人员的跟踪,通过语音提醒,可制止某些不安全行为。除了创新使用了综合管廊智能巡检图像处理?!坝懦邸被鼓茏灾鞒涞纭⒂镆舳越?、火灾预警以及智能定位导航等,实现综合管廊日常巡检无人化、智能化。
?
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以代替人工进行24小时随时不间断巡检,减少人力成本且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安全隐患?!白酆瞎芾戎型ǔ=尤肓饲康纭⑷醯?、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线路和管路,并且配套安装了相关的消防和报警设备,以及一些其他的仪器仪表。这些设备、仪器仪表,以及管廊内状态(如渗漏水、积水)等,均需要人工以目视观察的方式进行巡检?!毕喙毓ぷ魅嗽苯樯?,进入这一类密闭空间需要提前做好相关申请,并进行长时间通风的安全措施,这也给日?;难布齑绰榉场M?,长时间运营后的管廊环境恶劣,需巡检的里程过长,巡检结果易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但“优驰”的加入,让这些困扰和担心都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