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 ?“制造业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建造就是工程建造的新机遇?!?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应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邀请,在渝州宾馆作了“数字建造促进建筑产业变革”的专题讲座。他表示,重庆应借力数字建造技术,实现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
全世界100栋超高层建筑,中国占了43%
?
丁烈云介绍,在建造领域,我国已在多个方面是世界第一。比如全世界100栋超高层建筑中,我国占43%。
?
他认为,尽管我国是建造大国,但建造行业粗放式、碎片化生产方式,带来了产能性能欠佳、资源浪费巨大、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我国不少建筑的寿命是欧洲建筑的1/4;每平方米用钢比发达国家多10%以上,所用水泥、能耗都比发达国家高。
?
向“制造+建造”转型,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
“数字建造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的深度融合?!倍×以扑担纸ㄔ旄夜ㄖ幸荡戳蟊涓铩?br />
?
一是产品形态变革。传统建筑是实物产品,数字建造通过产品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实物产品”,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
?
二是经营理念变革。数字建造可以改造提升传统建筑产业链,从建造向服务延伸,完成从产品建造到服务建造的转型。
?
三是市场形态变革。数字建造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资源组织与配置服务平台,从产品交易向平台经济转型。
?
四是建造方式变革。数字建造形成制造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完成建筑施工向“制造+建造”转型,就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
五是管理模式变革。数字建造搭建开放的行业大数据平台,以数据资源驱动政务服务、行业协调、标准制定、企业自治等,将单向监管转变为共生治理,将被动受理转变为主动服务。
?
六是人才培养理念变革。数字建造复合了大数据智能化和工程建造等多领域学科,人才培养需从专业人才向“一专多能”的“T形人才”转变。
?
做好支撑技术研发,迎接数字建造时代到来
?
数字建造会给城市和生活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丁烈云举例说,比如上海中心与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相邻,因为两者的空间位置关系形成了特殊的风压环境。技术人员通过气流仿真分析,将上海中心主体部分扭转了120度,使得风荷载作用效应减少了24%。
丁烈云建议做好支撑技术研发,迎接数字建造时代到来。一是工程软件方面补短板,解决软件研发无基础的问题。二是工程物联网方面扬长项,力争研发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三是工程机械方面促升级,提升工程建造的智能化水平;四是工程大数据方面强优势,为智能建造打好基础。
他还建议,国家层面制定以数字建造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助推中国从建造大国走向建造强国。
(来源:重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