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增加广场数量,扩大广场分布:结合商业及文化中心增加广场分布的数量,以满足商业中心的广场集散功能。在开敞空间增加休闲广场,满足休闲游憩功能,车站前增加站前广场。
△??谑泄愠∠低骋纪?/div>
△海口市现有广场及未来新增广场
三.城市建筑高度控制
按照整体性、特色化、综合效益三大原则,确定高度分区控制要求,共划分6类高度控制分区:
H1:限高为12米。包括府城局部、所城局部、历史文化街区及有较高控制要求的敏感地区,以及大部分乡野村落。该区域不应建设高层建筑。
H2:限高为24米。包括城市一般地区中低强度的居住、综合发展区和成片的产业园区,主要分布于主城区南部、各建制镇区外围。该区域可根据需要建设少量标志性高层建筑。
H3:限高为60米。包括城市一般地区中高强度的居住和综合发展区,该区域可根据空间形态控制要求集中建设高层建筑群体。
H4:限高为100米。包括邻近城市各级中心的居住区和综合发展区,以及部分城市片区级中心。该区域高层建筑群组设计应考虑与相邻高度分区和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H5:限高为150米。包括高强度开发的市级中心、副中心区和部分重要片区中心的非核心区,及其周边高强度开发的商住混合区。
H6:高度不设限制。包括高强度开发的市级中心、副中心以和部分重要片区中心的核心区。尽管高度不设上限,但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组群与周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尺度上与其协调,减少对周围居住建筑、公共绿地、公共空间形成的阴影遮挡。
作为城市节点、标志物出现的建筑,其建筑主体的最低建筑高度不得低于其下控制高度上限的80%;在城市天际线或视廊控制范围内的城市建设高度应同时遵循相关控制要求。
△海口市市域高度分区控制图
四.视线廊道
依据城市形态特征和景观分布,建立城边看海、海上看城、城内看城和城外看城四类视线廊道,构成的城市总体视廊系统。
城边看海:选择鲁能海蓝椰风滨海地段、南渡江三水交汇地段、海甸河口-世纪大桥地段、海航国际广场、印象海南岛演出场地和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滨海广场等六处地段作为城市海景体验的重要空间节点,重点塑造城市的标志性海洋景观。
△城边看海规划
海上看城:重点打造如意岛、海甸岛西端观光塔、葫芦岛、秀英港和南海明珠岛作为海上看城的标志性体验空间,注重塑造由滨海地区观赏城市的视线廊道。
△海上看城规划
城内看城:沿南渡江滨水空间筛选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以江东入??凇⑷换愕囟?、司马坡岛、西岸滨江节点为临水看城观景点;选取重要的城市公园节点,以万绿园、红城湖公园、金牛岭公园、长流中轴公园、长流中轴景观带为凭园看城观景点;选择??谡尽⒊ち髡?、海口东站、秀英港、灵山空港门户五处作为重点打造的门户看城观景点。
△城内看城规划
城外看城:以马鞍岭火山为城外看城体验节点,注重全局性的景观感受,重点塑造生态景观与城市景观相协调的整体景观格局,尤其是凸显五源河绿色生态廊道在城市中的结构性作用。
△城外看城规划
五.建筑设计(立面控制)
相邻建筑高度差距建议在1.5倍以内,以维持整体高度关系协调,避免突兀。
公共建筑的15层或45米以下部分,立面最大连续长度不应超过90米;公共建筑的15层或45米以上部分,每层的建筑面积占基地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20%,立面连续长度不应超过40米;工业与仓储建筑除特殊生产工艺要求外,单层厂房或仓库的立面连续长度不宜超过150米,多层厂房或仓库的立面连续长度不应超过70米;一般住宅/商业与住宅混合,多层住宅的立面连续长度不应超过80米;高层板式住宅的立面连续长度不应超过60米;高层塔式住宅的面宽不应超过30米;村镇住宅毗邻建造时,其连续长度不宜超过60米。
六.建筑色彩
行政办公建筑建筑色彩彩度不宜太高,应尽量选用永久性材料(石材、金属)。
商务办公建筑可选用各种颜色和材料,但应注意与周边环境协调,避免出现视觉干扰和光污染。
文化、体育、教育、交通设施建筑鼓励选用鲜明色彩及各种材料,增强其公共性与标识性。
医疗、科研、市政设施建筑以浅色为主,避免出现明度或彩度比较高的颜色。
一般住宅色彩以浅色为主,可局部选用彩度较高的颜色,但应控制其比例,不得超过外立面总面积的20%。坡屋顶色彩明度、彩度不宜太高,色相应与周边建筑协调。低密度住宅以浅色或天然建筑材料为主,坡屋顶可自行选用颜色,但色相应与相邻住宅协调。
商业与住宅混合建筑其商业部分和住宅部分应分别符合一般规定,如色彩或材料有区别,商业部分与居住部分应有明确的界线(如统一的檐口和外廊)。
村镇住宅以浅色为主,防止不装饰外立面的情况出现。
商业建筑可采用彩度比较高的颜色,但应避免对周围环境形成视觉干扰和光污染。
工业与仓储建筑鼓励彩度比较高的颜色,但不得超过外立面总面积的50%,且同一建筑的颜色不应超过3种。
△建筑色彩示例
七.标志物
建立“两带两心、三点多缀”的标志物体系。两带为滨海滨江带与城市南控带,两心为长流城市中心与国兴大道城市中心,三点为构筑城市南山北岛标志性空间的马鞍岭火山、南海明珠岛、如意岛,多缀为构筑于重要临水与开敞空间的景观桥与眺望塔。
八.特色风貌区规划
建设风貌上,??谥鞒乔ǔ闪痔厣缑睬鸵话惴缑睬?。六种特色风貌区分别为滨海风尚风貌区、滨海风情风貌区、都市风尚风貌区、生态滨江风貌区、城市田园风貌区,以及本土风情风貌区。
1.滨海风尚风貌区
风貌目标:展示滨海地区都市特色,塑造展示城市滨海形象的窗口。
主要范围:主要分布在南渡江以西主城区滨海一线地带,包括海甸溪两岸,秀英港地区,南海明珠岛,以及长流片区的滨海地带。
构建标志性节点:应在南海明珠岛中心南部、秀英港北侧滨海处、葫芦岛中部、美丽沙滨海处共4处布局区域制高点;应在新海港南侧片区中心滨海处、新海港中心区、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滨海处、南海明珠岛对岸滨海处、万绿园滨海处、白沙门公园滨海处共6处布局标志性建筑;应打造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北侧入海、滨海大道五源河入???、滨海大道秀英沟入???、龙昆沟入???、世纪大桥处、人民大道跨海甸溪处、美丽沙滨海处共7处标志性构筑。
建筑风格与色彩:适宜采取现代滨海建筑风格和现代热带建筑风格,主色调宜采用白色和浅灰,辅色调宜采用淡黄和砖红。
△滨海风尚特色风貌区标志性节点引导图
2.滨海风情风貌区
风貌目标:打造具有海口城市特色的滨海旅游度假区。
主要范围:包括如意岛地区在内的海口主城区南渡江以东滨海地带。
构建标志性节点:应在如意岛西南部布局1处区域制高点;应在南渡江入海口东岸、兴洋大道与林海一路交叉口、如意岛中部共3处布局标志性建筑;应打造如意岛跨海大桥、琼山大道滨海尽端、椰海大道规划东延线滨海尽端、东寨港大桥西侧门户共4处标志性构筑。
建筑风格与色彩:适宜采取现代滨海建筑风格、现代热带建筑风格以及南洋建筑风格,主色调宜采用白色和浅灰,辅色调宜采用淡黄和砖红。
△滨海风情特色风貌区标志性节点引导图
3.都市风尚风貌区
风貌目标:塑造新的国际化、现代化的??诔鞘兄行男蜗?。
主要范围:??诘某鞘兄行那ㄎ挥诠舜蟮赖拇笥⑸叫鲁鞘兄行那?,以及长流片区的中心区域。
构筑标志性建筑:应在长流片区中心区北侧、南侧,大英山新城市中心区国兴大道以北、轴线东、西两侧共布置4处区域制高点;应在长流片区中心区海秀快速路西延线轴线尽端处、红城湖东侧共2处布局标志性建筑;应打造长流片区中心区南北水系北、中、南三段、大英山新城市中心中轴与红城湖交点共4处标志性构筑。
建筑风格与色彩:适宜以现代热带建筑风格为主,辅以少量传统官式建筑风格元素,主色调宜采用淡黄和白色,辅色调宜采用赭石和浅灰。
△都市特色风貌区标志性节点引导图
4.生态滨江风貌区
风貌目标:塑造服务本地居民的滨江生态休闲带。
主要范围:主城区范围内包括司马坡岛在内的南渡江及两岸地区。
标志性节点:应在新埠岛南端的海甸溪与南渡江交汇处、琼州大桥东白驹大道两侧、新大洲大道以北滨江路以南共布置4处区域制高点,在海甸溪与南渡江交汇处可允许建设超高层建筑;应在灵山镇滨江区域的核心处布局1处标志性建筑;应打造三江口大桥、琼州大桥和南渡江第一大桥西侧城市门户共4处标志性构筑。
建筑风格与色彩:适宜以现代热带建筑风格为主,辅以少量海南民居建筑风格元素。主色调宜采用白色和浅灰,辅色调宜采用淡黄和砖红。
△都市特色风貌区标志性节点引导图
5.本土风情风貌区
风貌目标:结合琼山府城作为琼台首府的深厚历史积淀和??诮阂岳吹某鞘蟹缑?,实施“琼台复兴计划”,打造??诶肺幕闹饕故敬翱凇?/div>
主要范围:以古代琼山府城范围为核心,包括周边重要文保单位在内的府城片区,以及以??谒欠段诵牡暮?诰沙瞧?。
历史街区?;ぃ航方智;し段诘慕ㄖ治;そㄖ?、维修建筑、保留建筑和拆除改造建筑四类。
建筑风格与色彩:新建建筑应采用历史街区内固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南洋建筑风格和民居建筑风格。主色调宜采用赭石和黄褐,辅色调宜采用淡黄和浅灰。
△琼山府城历史街区建筑分类示意图
6.都市田园风貌区
风貌目标:打造田园风光主题的郊野休闲区域。
主要范围:包括南控带及五源河生态绿带等在内的以绿地等非建设用地为主的区域。
景观组织:严格控制区域内人工景观的建设,建议沿五源河、白水塘、芙蓉河等现状自然水系结合现有景观绿地和道路构建连续且具有休闲活动功能的步行系统。
建筑风格与色彩:风貌区内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对区域内现存村庄、城市建设用地予以管制。建筑风格应以现代热带建筑风格和海南民居建筑风格为主。主色调宜采用砖红和灰蓝,辅色调宜采用白色和草绿。
△都市田园特色风貌区范围示意及景观组织引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