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面向社会征集意见。济南都市圈核心圈层范围首次披露,中心城区被东城、西城、中城“三分”,引入“泉湖相济”概念……预示着济南城市空间格局将再次跃上新台阶。
?
四大战略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先行
?
济南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244平方公里。根据规划草案,济南拟确定四大战略定位: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新动能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故痉冻鞘小⒁焐蕉氲撼鞘腥悍⒄沟男率贝缁嶂饕逑执渴』?。近期到2025年,基本建成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开创新局面;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到2050年,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成为活力迸发、开放进取的创新之都、人文厚重、包容大气的泉韵名城,绿色智慧、幸福宜居的生态典范。
?
总体规划是济南市未来空间的发展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各类开发?;そㄉ杌疃幕疽谰?,也是济南市实现“多规合一”的政策平台。具体到国土空间开发?;ふ铰陨希岢止抑行某鞘姓铰?、绿色可持续战略、新动能培育战略、城乡高品质战略。其中,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由建设综合一体化开放枢纽、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铸就世界文化交流中心为三大支撑点;城乡高品质战略包括提高城乡公服品质、塑造绿色公园城市、营造魅力活动空间。
?
济南都市圈核心圈层范围首次披露
?
为发挥门户作用,为沿黄城市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棺鞒鍪痉叮婊莅柑岢?,济南将共同抓好大保护,打造黄河流域生态?;な痉侗旮耍菇ɑ坪恿饔蚋咧柿糠⒄购诵脑龀ぜ?,打造黄河文化?;ご泻胙镅迩?,依托沿黄大通道融入区域战略,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的“四大目标”。同时,在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中原城市群协同方面也规划了行动路径。
?
值得一提的是,打造现代化济南都市圈是今年的“热词”,具体说来,围绕济南形成“核心圈层功能优化、紧密圈层协同发展、辐射圈层分工协作”的梯度合力、层次清晰的“圈层+放射”城市群体系。济南都市圈核心圈层包括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市的部分区域,近济南城市如邹平、齐河、肥城等都在核心圈内。核心圈层强化济南省会引领功能,充分带动周边地区,构建一小时通勤圈,实现同城待遇、同城保障、同城覆盖、同城共享。济南都市圈之外是紧密圈层,即省会经济圈,发挥资源配置中枢作用,引领省会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产业协作、生态共保、设施互联、文化互鉴。辐射圈层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先试优势,带动鲁南地区转型发展;强化陆海统筹战略支点作用,推动济青联动发展。
?
济阳章丘长清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承载区
?
规划草案将构建“山河交融、中心引领、副城支撑、双星协同”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以“南山—中城—北田”的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统筹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锚固以泰山北麓生态屏障区和黄河生态文化带为核心的全域开发?;け镜?。
?
在未来城市空间格局上,强化主城的核心引领、副城的辐射支撑和两县的门户带动作用。具体说来,即构建“一主一副,两城三轴多圈”的市域城镇格局。主城范围包括中心城区与济阳、章丘和长清主城片区,即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区。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在规划草案的多个图示中,传统说法中的中心城区将被“主城”取代,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和老城区分别被冠以东城、西城和中城?!耙桓薄卑ɡ澄摺⒏殖橇礁龈背瞧?,是支撑济南辐射带动鲁中、鲁南的副城区、省会城市副中心?!傲匠恰奔茨喜科揭跸亍⒈辈可毯酉?,是支撑济南向北与西南方向辐射的相对独立的门户型节点城市?!叭帷奔从芍鞒窍虮?、东南、西南方向辐射的三条发展轴,引导差异化城镇功能集聚,完善城乡功能组织。
?
“泉湖相济”强化城市和泉水共生
?
在历次版本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济南主城区不断外延,从空间扩展步入内涵式发展。在规划草案中,确立了拉开拥河发展的主城框架,构建“依山拥河、泉湖相济,双十字轴带、多中心网络”的空间格局。这是20年来济南城市空间格局的又一次“升级”。
?
“依山拥河”,从字面不难理解,即南依泰山生态屏障区,北拥黄河生态文化带。“泉湖相济”则是在济南城市建设发展中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强化城市和泉水共生的发展模式,延续山泉湖河、融城山水的特色风貌?!八种岽庇沙鞘凶酆戏⒄故种岷统鞘行露苁种嶙槌伞3鞘凶酆戏⒄故种峒慈翘厣缑仓?、东西综合发展轴,前者由黄河北片区、中城片区等串联而成,后者依托大经十路横向联动;城市新动能十字轴即东部智造动能轴、北部新城动能轴,前者由济阳中心、临空中心、唐冶中心、孙村中心等串珠成链,后者则依托临空、崔寨、大桥城市副中心、桑梓店、齐河多点联动打造。(记者 罗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