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倍源耍本┪髡镜厍枪芊志郑ㄒ韵录虺啤?西站城管”) 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 立足火车站窗口地区和大型交通枢纽区的实际, 主动转变执法方式, 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 牵头整合辖区内城市管理维护相关部门, 把单一化的行政执法主体延伸至多元化辖区单位共治共管的格局, 走出去了一条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子。
?
整合信息平台,实现传统管理向“互联网+”管理转变
?
工作中, 西站城管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使用效率高的特点, 整合数十个分散的信息平台, 统一设立了“ 共管、共治、共享” 微信工作群, 把辖区内驻区单位、个体商户、物业单位、环卫公司、绿化公司等所有部门进行统一整合, 推动传统的单纯执法方式向“1 + N” 的互联网管理方式转变, 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
小平台实施严管理。微信平台虽小, 但管理严格。西站城管安排两名队员对微信群进行严格管理, 每一家单位只允许一名主管加入; 每日所发内容必须与工作相关; 严格控制发送时间, 无紧急的事情, 禁止在非工作时段发送消息。
?
小平台实现大作用。以往执法队员发现环境秩序方面的问题, 基本都要亲自上门协商沟通, 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又给部分单位增添了麻烦。设立微信群后, 相关问题一旦在群里发布后, 相关部门迅速行动, 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实现了处理问题“快、准、省”。其中,快:从过去一个小问题需要一两个小时或者一两天才能解决, 到如今几分钟就能解决。准: 所反映的问题配有图片信息、明确具体地址, 简单直观地说清内容。?。菏∪チ瞬悴慊惚ɑ方冢?问题直接传达到具体部门或具体人员, 同时, 也打通了向相关部门投诉的渠道, 使管理机制更加扁平化。比如在西站北广场东侧公厕门前有碎纸片和烟头, 城管队员把问题图片发送到群里,5 分钟后,保洁公司便会对碎纸片和烟头进行清理, 省去了找保洁清扫和督导的环节。
?
小平台实行真共享。针对环境秩序管理好、解决问题快的单位,及时形成文字+图片的经验信息, 发布在微信群, 提供给其他单位部门进行交流学习。同时,针对近期相关政策或出现的问题, 及时在微信群进行发布和提示, 共同提高辖区内共管共治水平。比如位于西站北负一层的一家商户, 燃气、餐厨垃圾使用十分规范, 城管队员把该商户的相关做法形成图片和文字, 在群里及时推广, 其他商家获悉后, 便立即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整改,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效率。此外, 通过每日与相关单位、商户间的互动, 也让他们明白城管工作不仅是??詈凸芾?, 更多的还有提示和咨询, 让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更加深入。
?
完善服务方式,实现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
西站城管按照“721 工作法”(70% 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对各类环境秩序问题, 转变过去先罚款的管理方式,主动变为先服务。
?
上门巡查“细”。把辖区分为东、西、地下三个片组, 每日安排4 名队员分批次、分类型、分专项进行上门巡查, 及时了解商户需求, 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整改。如果遇到拿不准的问题, 执法队员请教相关部门后,会耐心跟商户解释。此外, 邀请工商、消防等专业人士成立咨询组, 把不属于城管范围内的问题, 主动帮助商户联系和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理, 让商户真正把城管队员当做“自家人”。截至目前,共上门巡查200 余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30 余次。
?
业务培训“专”。每个季度分专项召开辖区精细化管理培训会议, 邀请专业人士以及主管此项业务的城管队员, 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培训。如联系北京燃气公司和西站消防处, 入户开展燃气安全检查和现场讲解, 在互动中提高商户燃气安全意识。截至目前, 共分别开展了餐厨垃圾规范化处理、“门前三包”工作以及燃气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让商户真正明白店内管理“怎么做”。
?
问题协调“快”。针对部分单位反映的环境秩序问题, 积极协调、快速处理, 让“ 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过周”。比如西站北广场东应急通道位于公交、铁路、商户的交叉地带, 因职责不够明晰, 管理上存在盲区, 导致该区域自行车、电动车等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治。接到部分单位反映后, 西站城管立即安排队员实地巡查, 联系产权单位、使用单位以及物业单位, 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 交换各方意见, 明确各方管理责任,提供整改建议, 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一周左右就在原地加装了回形门, 既不影响旅客通行又防止车辆乱入, 彻底根除了车辆停放、应急通道被占用的安全问题。截至目前, 共协调各类问题10 余次。
?
建全管理机制,实现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
针对以往工作中存在问题很少进行梳理和总结、缺少后续分析、部分问题长期或屡次出现的情况, 西站城管建立“ 日日有图片、月月有总结、季度有分析”问题台账制度, 加大对风险问题、共性问题的及时提示, 使管理机制方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
信息图片有归类。每日安排专人负责, 对当天所存在的问题信息和图片进行统计归类, 在当月形成文字总结, 并在每一个季度进行分析, 找出共性问题, 进行归纳汇总, 便于在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截至目前, 共收集图片300 余张, 找出共性问题50 余条。
?
风险问题有提示。在每个时段和特定阶段, 主动深入到辖区相关单位和个体商户, 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提示和巡查。如3月初, 天气渐暖, 施工工地陆续开工, 安排检查力量重点向施工工地倾斜,规范施工作业秩序。3月中旬, 结合市容环境责任告知书签订事宜, 与地区公卫处、环卫中心联合对“ 门前三包” 工作进行重申和复查。4 月初,大风天气较多, 空气干燥、辖区内草木易燃, 及时联系绿化作业单位,对绿地采取枯草清理、洒水增湿的方式降低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提示风险问题20 余次, 清除安全隐患10 余处。
?
模范单位有推荐。每个季度召开辖区精细化管理交流会, 分析旧问题, 交流好经验。对于在日常工作中, 管理规范、整改及时的优秀模范单位在会上进行通报表扬, 并向地区管委会相关评选项目进行推荐, 调动相关单位积极性。(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