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年来,神池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秉持“产村融合、共建共治、全域和美”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三个提升”,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近年来,神池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秉持“产村融合、共建共治、全域和美”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三个提升”,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强化动态监测,守牢防返贫底线,新识别监测对象23户60人,风险消除24户59人。发挥“村专员、乡专干、县专班”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监测帮扶“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聚焦产业发展,加强资金项目有效管理,衔接资金总投入15852.16万元,匹配122个项目,项目匹配率100%,用于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占比达60.7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做好小额信贷工作,已发放小额信贷贷款427笔、2057.9万元,财政贴息87.86万元?;┩ň鸵祷菝袂?,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帮扶政策。通过帮扶车间吸纳、举办专场招聘、设置公益性岗位、开展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脱贫劳动力更加充分就业。脱贫劳动力累计外出务工786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2.16%。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政策,全县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813人次,“一站式结算”报销费用156万元。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测户签约率达到100%。
二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粮食播种面积完成71.1万亩(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完成2.2万亩);油料播种面积完成3.47万亩。严格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统筹支持春耕生产,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放耕地地力?;げ固?9791户,补贴72.04万亩,补贴金额4826.68万元。大力发展农业托管服务,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生产托管等方式,解决好坡耕地、偏远地、撂荒地播种问题,力争种满种足。深化农业托管。在公路沿线和玉米、谷子重点种植区域就“耕、种、防、收”等环节实施生产托管试点项目,完成2025年春深翻地、旋耕20万亩,稳定粮食产能,助力农户增产增收。依托全县10个废膜回收网点,持续推动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回收废旧农膜640余吨。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与山东种业旗下神池东元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引入“鲁中肉羊”新品种,培育更加适合神池饲养的优种肉羊,夯实发展基础。实施“提量增效”工程,扩大养殖规模。龙泉镇太平庄生态养殖基地、龙泉镇宋村生态牧场等品质养殖项目有序建设,带动全县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有效提升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是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水平推进2个精品示范村、22个提档升级村建设。以农村厕所革命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改造农村户厕261户,进一步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继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7.6公里。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创评活动,提高乡村善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