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为加快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四川建造”升级版,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推动全省建筑业做优做强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寒冬) 为加快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四川建造”升级版,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推动全省建筑业做优做强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四川是建筑业大省,记者从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了解到,2024年建筑业增加值5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803个,实现利润总额513.5亿元,下降1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903.1万平方米,下降14.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924.5万平方米,下降14.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610.3万平方米,下降9.1%。
四川省有5万多家建筑业企业,但存在企业“多而不强”的情况,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存在总体水平大而不强、从业人员多而不精、企业整体小散弱等现实问题。
为加快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四川建造”升级版,更好发挥建筑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推动全省建筑业做优做强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若干措施》从培优做强市场主体、推动建造方式变革、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建筑人才队伍培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行业营商环境等六个方面,推出十四项政策措施。
在培优做强市场主体方面,要求,扶持壮大骨干企业,鼓励有条件地区组建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大建工”集团,向“投融建营”一体化综合承包商转型。引导民营建筑业聚焦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节能改造、城市更新等领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在推动建造方式变革方面,要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混凝土建筑装配率评为A级及以上和钢结构AA级及以上项目,从省级城乡建设发展专项中安排资金予以奖补。加快推动智能建造转型,支持成都、绵阳等地区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对试点成效明显的城市以及示范作用较强的企业和项目,从省级城乡建设发展专项中安排资金予以奖补。推进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实施“1+N”建筑产业园区建设行动,形成产业规模集群。支持行业科技创新,对取得发明专利和施工工法、国家行业标准贡献突出的企业,推荐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要求,支持企业拓展业务领域。拓展大型基础设施领域及工业领域业务。支持企业参与“三大工程”和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新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
在加快建筑人才队伍培养方面,要求,培育专业技能人才,对工作成效突出、作出较大贡献的建筑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职称评审、技能认定等方面予以支持。支持企业培育专业人才和自有产业工人队伍。加强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探索对企业培训自有技术工人进行财政补贴。
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要求,减轻企业资金负担,政府投资和国有投资项目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不低于80%。全面推行保证保险、银行保函替代现金缴纳各类保证金。推行履约担保与工程款支付担保对等的双向担保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合理扩大建筑业企业合格抵押质押物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以及以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建设项目等节能降碳领域发放优惠利率贷款。
在优化行业营商环境方面,要求,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建立企业资质审批服务指导机制。持续深化建筑市场突出问题系统治理,依法查处违法发包、转包、挂靠、违法分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和行业乱点乱象。
《若干措施》的出台,将有助于推动四川省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做优做强,进一步巩固建筑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对于实现“建筑强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