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自然资源厅近日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近远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目标要求、总体布局、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及实施机制等,确保到2035年,广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生态经济发展壮大,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高品质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形成,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目标基本实现。
该规划范围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地和海洋国土,其中陆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7万平方公里。《规划》认为,广西是中国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华南地区“绿肺”和珠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存在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为此,《规划》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是:坚持?;び畔龋匀换指次?;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科学治理,推进综合施策;坚持改革创新,引导社会投入。
立足广西自然地理格局,《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等生态要素,明确10大生态修复分区,提出8大生态修复任务,划定54个生态修复重点区域,推进陆域海域、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流域上下游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ず托薷矗菇ā耙黄亮胶艘淮钡墓量占渖薷锤窬?。
《规划》部署桂北生态屏障?;ば薷?、大瑶山生物多样性?;?、北部湾海岸带生态?;ば薷础⒆笥医饔蛏锒嘌员;ぜ笆酆现卫?、平陆运河沿线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15项重点工程,明确推动实施九万大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ず托薷?、郁江平原土地整治及生态修复、九洲江流域河湖生态修复、平陆运河生态综合治理、河池市罗城县煤矿、铁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钦州湾生态保护修复、北部湾沿海防护林建设等58个项目,全面提升广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切实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规划》提出,到2025年,通过强基础补短板,保障广西生态质量基本面,生态?;ば薷粗С盘逑悼蚣芑窘ǔ?。到2030年,通过强功能提品质,推动广西生态优势更多转变为发展优势,筑牢中国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到2035年,通过扬优势塑特色,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广西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62.6%及以上,森林植被碳储量稳定保持5.5亿吨及以上,湿地保护率达到35%,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206万公顷,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面积达到1.709万公顷,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率达到100%,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广西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负责人表示,该《规划》是广西首个以全域全要素为范围对象的生态?;ば薷垂婊墙窈笠欢ㄊ逼诠阄鞴量占渖薷慈挝竦淖芨俸涂占渲敢?,为下一步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根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