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す芾砉婊?2022年-2035年)》实施,首次明确遗产区、缓冲区具体范围边界
中轴线文化探访路已经初步建设形成
记者从北京市中轴线申遗?;すぷ靼旃一裣?,《北京中轴线?;す芾砉婊?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1月28日起正式公布实施。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是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必备材料之一,其公布实施将为有效?;す芾肀本┲兄嵯呶幕挪⒒印把共帐弊饔?,也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すぷ髀跎闲绿ń?。
“申遗文本、?;す芾砉婊捅;ぬ趵遣⑿锌沟摹萋沓怠鑫募窍喔ㄏ喑傻墓叵?。”北京中轴线申遗?;は喙毓婊ぷ鞯母涸鹑?、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叶楠说,通过保护管理规划,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明确到底要怎样去?;ず凸芾砗靡挪?br />
关注1
?;で蚝侠砘ㄎ挪?、缓冲区
针对北京中轴线遗产内涵多元、载体多样、空间多点的特点,《规划》统筹考虑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将?;で蚝侠砘ㄎ挪?、缓冲区,并首次明确了区域具体范围边界。
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依据《规划》,承载遗产价值的这15处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之间必要的连接区域,即为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的遗产区。
缓冲区覆盖面则更广,包含遗产区周边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的区域,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
关注2
将建立多条中轴线文化探访路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规划》充分考虑北京中轴线与老城相互依存、互为支撑的格局关系,强调以“城”的整体?;ご锍芍兄嵯咭挪肪车谋;ぃ贫迪智蚬δ苡呕?、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等多重目标,进而实现老城整体?;び敫葱?,让正阳门文物建筑与雨燕和谐共存,使北京中轴线上20条景观视廊通达有序,留住居民的乡愁记忆和老城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规划》还重点提出,将建立以首都博物馆1个总展览为主的综合展示中心,配合各遗产要素专题展示中心、沿线特色文化驿站、多条文化探访路,串联成北京中轴线价值阐释与展示体系。目前,北京中轴线已初步建设形成中轴线文化探访路,钟鼓楼到永定门间步行可基本贯通,沿线还设有地铁8号线、铛铛车、北京观光1号和2号线大巴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可满足市民游客的各种参观体验需求。
关注3
高标准建立遗产监测系统
当下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此次《规划》重点提出要高标准建立遗产监测系统,对遗产保存状况、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等方面进行监测,提升预防性保护管理水平;并建设遗产档案信息系统,开展重点问题研究,深化对北京中轴线、北京老城的理解与认识。目前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文物?;さノ痪呀⑼晟频奈奈铩八挠小钡蛋?。
《规划》还提出建立健全职责清晰、运行顺畅的遗产?;す芾硖逑担纬晒?、市、区三级的管理架构,以更好地协调促进遗产?;び氤鞘薪ㄉ璧南谓印M?,还对产权主体、本地居民、外来游客、专家学者及社会大众,分别制定鼓励与支持策略,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效能,实现对遗产长期、有效的?;び牍芾?。
人才培养是遗产?;び敕⒄沟墓丶!豆婊芬裁魅分赋鼋贫ㄈ瞬排嘌苹?,积极补充遗产?;?、历史研究、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信息化等各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北京中轴线遗产?;ぜ肮芾硗哦?。
自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来,北京市一直高度重视中轴线的?;ご泄ぷ?,并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ぬ趵?,此次《规划》也正是对标世界遗产保护要求,为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管理提供方向策略和基础依据。
此次《规划》的出台对于进一步促进规范北京中轴线管理、加强?;ぞ哂兄匾庖?,同时也为我国文化遗产?;ち煊蛱峁┝丝山杓木楹褪痉堆?。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北京中轴线还将继续严格遵循《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ぬ趵?、《北京中轴线?;す芾砉婊?2022年-2035年)》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长期维护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促进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使“古都之脊”绽放时代新韵,使北京老城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