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症结找到了,怎么解决?广西决定向现代技术手段寻求帮助。为解决数据获取难、入户调研难的实际问题,广西研发了集测绘、调研、编制、审查、入库等功能于一体的村庄规划信息系统和编制辅助软件,2022年开始,在全区开始试运行,有效降低了村庄规划成本。
在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手段后,2022年8月,广西又选取57个村庄开展试点,其中北流市有6个村庄作为低成本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成效显著。结果表明,4人团队16天可做出一个完整的村庄规划,比传统规划方式节省了29天,规划编制费用可控制在10万元以内。
山围镇党委宣传委员蒙泳蓉拿着《山围村乡村规划图》一页页地给记者展示?!吧轿Т宓统杀臼涤眯源遄婊嘀剖缘阃ü壅斜攴绞娇梗?万元就做出了一个这么好的规划。规划成本降下来,村里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蒙泳蓉说。
北流市塘岸镇塘肚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也只花费了8万元。塘肚村几十亩见方的池塘波光粼粼,池塘旁的古村落意境悠远,让人感觉仿佛穿越了几百年?!坝辛舜遄婊?,我们村里对古村落的?;ず屠镁陀辛艘谰?,这里是我最想做的运动休闲场所的位置。”塘岸镇塘肚村第11组组长刘国新指着图纸介绍。
“通过应用现代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实现村庄规划编制流程标准化、成果输出‘一键化’,大大降低了规划编制成本,节省规划编制时间,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北绷魇凶匀蛔试淳志殖そ砀K怠?/div>
?
参与式规划易落地
?
村民参与度不高,是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试点需要解决的又一难题。大家都知道充分听取村民诉求、获取村民支持对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性,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
叶科峰认为,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村里人最有发言权。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真正参与进来描绘家园蓝图,是推进村庄规划中要解决的问题。
?
村庄规划如果不能充分体现村民意愿,就会与实际情况脱节、难以落地实施。“由于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难以联系到本人直接参与,再加上很多村民看不懂规划,传统调研方式下村民参与度不高,有的村庄参与规划调研人数仅占村庄总人数的千分之一?!庇我岱妓?。
?
对此,北流市西埌镇木棉村党委书记梁崇伟也深有同感,“第一次召集村民开会讨论规划时来了几十个人,第二次来了十几个人,第三次来了几个人,后面没办法,只好一户户去敲门做工作”。
?
为让更多村民参与到村庄规划编制中来,广西借助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了一款用于收集规划调研信息的APP。
?
“这款APP能够提升调研的信息化水平,拓宽各方参与渠道,确保调研信息更精准。在外务工人员也可通过APP提意见。针对部分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APP还推出了语音提意见功能。”游裔芳说。
?
以前的村庄规划只能在职能部门看到,有了这个APP,村庄规划真正做到了村民触手可及,让更多村民为建设家园出谋划策。
?
可以看到村庄规划,又能很便捷地提出意见的APP什么样?山围村村民冯际坤拿出手机,点开规划调研APP介绍:“我不仅能在上面找到我家的房子,还能给规划部门提出具体意见。比如,我们想在这里规划建设一个老人运动场所,还想规划建设观光步道……”
?
村庄规划除了做到方便村民查看,还要做到让村民看得懂。2019年以来,北流市经历了完整版、简易版、低成本实用版村庄规划的探索过程。低成本实用版村庄规划呈现方式,有别于传统规划复杂的专业绘图及表格,是以高清实景影像为底图,以“一村一图一表一则”作为核心成果要求?!罢馊萌褐谝荒苛巳?,明白哪些区域和红线不能碰,哪些区域可以建、怎么建?!碧涟墩蛘虺ひ吨Ψ嫠?。
?
“把规划还给乡村、把设计还给农民”,在引导村民线上参与的同时,北流市规划编制团队还以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微信互动等多种形式听取村民意见和诉求。
?
“设计师和我们同吃同住,充分了解村民想法。虽然村民们不懂设计,但是我们知道,利于景观打造、发展旅游的要保留,对村民来说实用的也应保留?!背录移剿怠?/div>
?
为形成“人人主动参与规划编制,自己动手改造家园”的局面,规划成果还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
“部分村庄规划经大家同意后,就贴在祠堂墙上作为共同的行为准则,这对约束农村违法建房、?;ど肪场⒋俳缑蔡嵘泻芎眯Ч?。”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院长鲍国志说。
?
村庄规划怎样影响村庄的建设发展,木棉村的竹林是很好的例证。在木棉村有一片竹林,现已被打造成清廉文化的网红打卡地。当时,村民巫光想把这片竹林砍掉做自己8台挖掘机的存放地。由于这一做法违背了村庄规划,村民极力反对。
?
“通过做工作,巫光不仅想通了不再砍掉竹林,还将自己的挖掘机无偿投入到村庄建设中,他后来还当选了乡村振兴理事会会长。”梁崇伟说。
?
“根据村民意愿形成的村庄蓝图,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共同维护。这样的规划不仅更加科学、合理,还能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更容易落地实施。”玉林城乡规划设计院河村规划设计人员蓝乾说。
?
增强实用性是关键
?
编制村庄规划不是为了出图上墙,而是要在指导村庄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上发挥支撑作用,切实增强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在具体实践中,一些村庄规划方法不利于其真正落地实施,存在村庄特色不突出、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实用性不高等问题?!安簧俅遄苑⒄埂┮?文化+旅游’为主,但对该村庄是否适合发展旅游业未作深入考虑。”游裔芳举例说。
?
为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广西在规划编制试点中细化村庄分类,从固边兴边、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さ人拇罄嘌由斓?1个二级分类。游裔芳认为,细化分类,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更利于突出村庄特色。
?
在试点中,北流市重点关注村庄布局、边界、用地比例结构和动态调整机制等问题,统筹激活全要素资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相关内容,注重延续村庄的传统肌理和脉络。
?
例如,通过集成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自然资源政策,河村被打造成了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新型农村?!?019年以来,河村已实施土地整治面积179亩,村集体收入600多万元。2022年收取‘宅改’有偿使用费65万元,大幅提高了村集体收入。”陈家平说。
?
为加快推进和支持试点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组织了7家事业单位作为指导试点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同时面向广西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联盟和社会公开招募了19支队伍共50人组成乡村规划师志愿服务团队,采用“1个试点村+1个技术支撑单位+1个乡村规划师志愿服务团队”的模式对各试点开展精准技术指导服务。
?
在技术团队指导下,河村在村庄房屋布局上,按照“修旧如旧、就地取材”方式,共修缮了40栋老房子,改造美化了503栋新房子,修复和新建景观13个。修缮好的部分房屋打造成共享农庄、民宿、艺术工作室和图书馆等。
?
在让村庄留住乡愁、变得更美的同时,北流市的试点还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促进产业发展作用,进一步体现了实用性。
?
按照规划方向发展产业,河村不仅吃上了“旅游饭”,更是端稳了产业饭碗。目前已建成超级水稻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番石榴种植基地600亩、砂糖桔种植基地60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100亩、蔬菜种植基地100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河村还通过招商引资办起了箱包厂,吸纳该村和周边近80人就业,村集体每年获得超过10万元分红。
?
在木棉村,村民在设计团队指导下建起玉雕工作室、陶瓷手工课堂、农家野菜餐馆等,使村庄布局与产业融为一体。目前,该村已引进北流市圭江陶社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动80%的村民入股参与经营,培育形成了旅游、餐饮、电商等乡村特色产业。木棉村的“又见炊烟”食堂,由一个普通农家小院改建而成,圭江陶社与木棉村村民共同参股经营。去年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但食堂营业额仍有近200万元。
?
木棉村青年邱强辞去星级酒店工作,和村民一起创办了“又见炊烟”食堂;河村青年杨兴武返乡开展电商业务,2022年番石榴、百香果销售额超过1亿元;山围村村民冯际坤和同村几个青年决定不再外出打工,留下来发展,为建设家乡出力……看到了规划蓝图,就看到了未来?;钤酒鹄吹拇遄梦嗽嚼丛蕉嗟哪昵崛嘶叵纾啪驳拇遄殖渎盍?。
?
“北流市通过在村庄规划中合理安排各类用地空间,有效破解了乡村振兴‘人、钱、地’问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北流市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89亿元,平均每村收入达68.15万元?!苯砀K?。
?
叶科峰表示,在总结试点经验向全区普及推广低成本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正与乡村振兴部门携手,充分发挥村庄规划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产业扶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以村庄规划统筹引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