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规划》中延续了历版青岛历史文化名城?;す婊ǖ睦烦乔;し段?,即东沿延安三路至长春路、威海路,北至海泊河,西、南至海岸线,总面积28.0平方公里。在保护历史城区山、城、海融为一体的整体格局的同时,还要?;ひ劳凶匀灰匦纬傻娜趵贩⒄怪帷?/div>
即沿中山路-馆陶路-辽宁路-华阳路-延安三路一线由银行、商会、旅馆、饭店等构成的商业服务业功能发展轴;沿胶州湾东岸和铁路线由港口码头、工业、洋行商号等构成的交通产业功能发展轴;沿南部滨海岸线由别墅、海滨浴场、景观绿地等构成的居住、游憩功能发展轴。
一直以来,对老城区的?;ず透露际乔嗟褐氐阊芯康目翁狻W匀ツ昶?,青岛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历史城区?;じ铝腥搿耙缓殴こ獭?。随着工作深入推进,一批批老建筑完成修缮?;さ耐保乱堤托孪钅坎欢弦?,历史城区重聚“烟火气”,焕发出新活力。
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之美,极具标志性。对于老城区的色彩?;?,《规划》提及:历史文化街区核心?;し段?,建筑宜采用以红瓦、黄墙和石材本色为主的整体色调,细部可以绿、蓝、灰、褐等色彩为点缀。
作为新版《规划》编制团队的一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杜莹和同事几乎走遍了青岛老城区的每个角落?!熬谇嗟豪烦乔氖档靥た保颐鞘崂砹?7片山对山视域、9片山对海视域和5片公共空间景观视域,并以此为依据,通过视线分析对建筑高度实行分区精细化管控?!?/div>
?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中要求严格控制滨海天际轮廓线和重要视线通廊,?;ど教逯涮魍?、山体眺望海湾的通视区域以及重要公共空间的优美眺望景观,凸显青岛历史城区山、海、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
02 对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再提升
?
老城区是青岛人的宝藏。如今,老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在有序推进,青岛努力将这份独特的城市印迹展现给全世界,更好实现城市文脉的传承。
?
据统计,青岛市28平方公里历史城区内有12片历史文化街区,核心?;で段?.3平方公里,聚集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500处,历史建筑297处,1200余处传统风貌建筑,名人故居50处。有八大关和小鱼山两处国家历史文化名街。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了青岛市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特色。
?
“青岛始终坚持历史城区?;じ掠氪唇?A景区工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位一体推进,聚焦市民和游客需求,聚力打造富有文化气息和现代时尚活力的‘城市客厅’?!本菔凶》砍窍缃ㄉ杈殖鞘斜;ず透麓Ω贝Τぱ畲笪敖樯?,与以往版本《规划》相比,此次《规划》注重对青岛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再提升,进一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
?
详细来看,其中对?;だ砟罱猩罨┱梗钊胪诰蚯嗟喝蚍段谧怨糯?、近代至新中国不同时代中,体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人文地理等不同领域价值的?;ひ?,补充了水下文物、革命文物、农业文化遗产、新中国遗产等类型,建立系统全面的青岛历史文化名城?;ご刑逑?。
?
以作为长城组成部分的齐长城遗址为例,其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齐长城遗址在西海岸新区范围内全长约56公里,包括西峰关古城堡、铁山兵营,3处关隘(左关、西峰关、桃林关)和2处烽火台(齐长城入海处、峰台顶)等。《规划》提到,除?;じ饕糯姹咎逋?,还应保护齐长城赖以修建的山体,协调齐长城与周边村庄、城市建成区的关系,保持空间的完整性。与齐长城沿线其他区市联动,共同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
03 既“全域统筹”又“分类施策”
?
研读《规划》全文,观象君发现此版还有一大亮点在于:拓展?;ひ氐睦嘈秃褪?,建立全域?;ひ厥菘?。
?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开展全域要素普查,加大对外围区市要素的普查力度,增补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与上版保护规划相比,?;ひ卮?000余处新增至6000余处,实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杜莹介绍,还建立包含市域全部?;ひ氐氖菘?,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将保护对象名录及历史文化?;は吣扇牍量占涔婊耙徽磐肌?,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同步入库,并保持动态管理维护。
?
在做到更为宏观全面的同时,此版《规划》还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进行分类施策,根据功能和更新实施阶段提出针对性?;ふ未胧?/div>
?
比如,对于延续原有功能的街区,提出适当疏解人口,加强住房成套化改造和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改善,鼓励多样化功能引入等措施;对于已大规模征收的里院式历史文化街区,提出要坚持规划优先,编制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实施规划,明确刚性及弹性管控要素,鼓励政府主导下社会多主体参与等措施;对于以整治提升为主的公共型历史文化街区,提出要统筹规划,明确保护底线,加强各类特色要素?;さ却胧?。
?
未来,在新版历史文化名城?;す婊闹敢?,青岛这座百年名城,将持续迸发出全新活力。